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科学精准划定是推动殡葬改革前提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绿色发展和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的必然要求,格尔木市统筹殡葬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率先推动完成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调整工作,并将区域精准到村(社区)一级,为全面推动全省殡葬改革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板。
科学划定各区域,保障政策执行更加精准。格尔木市以组织领导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调整划定工作,构建了市、行委、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工作网络,采取深入基层督导、定期调度通报等措施,确保区域划定工作按期推动落实。自下而上全面规范划定程序,村(社区)一级召开村(居)民大会,将火葬、土葬改革区域细化到各村(社区);乡镇(街道)一级进一步审核明确各村(社区)划定情况;市民政局举办听证会,诚邀公众建言献策,报请市政府专题研究,最终形成调整划定方案。划定程序充分体现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公众的参与度,划定结果集中了民智、反映了民意,为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政策执行,深入推动殡葬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集中整治散葬墓,确保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格尔木市扎实推动“三沿五区”内散葬墓地、农村移风易俗等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规范工作,拉网式摸排辖区内“三沿五区”散葬墓地,并建立工作台账。以南山口区域内散葬墓地集中迁移安葬为先行区,成立工作专班,采取广泛宣传动员、做足思想工作、有序引导迁移的措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为下一步全面推动散葬墓地集中安葬积累了经验。散葬坟墓迁移集中安葬,极大降低了对土地的石化硬化和“白化”程度,最大限度节约了土地资源,有力保护了原本脆弱的生态,有效提升了环境的美化程度,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规范安葬的“双赢”。
公共设施补短板,推动服务保障更加有力。格尔木市下大力推动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按照先城区、后农村,先人口集中区、后人口较少区的规划建设思路,确定数量、布局和规模,推动补齐短板,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益性公墓、集中安葬区域已完成选址和现场勘察,现有公墓和殡仪馆通过公开招标明确运营服务机构,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同时,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墓穴配建比例严格按照不低于80%的标准规划设计,加强奖补政策宣传引导和安葬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资金网上申领办理,全市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群众逐年增加。
版权说明:文章内容来自青海省民政厅,其用途仅限内部交流;感谢原创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